导游词网 - 导游词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导游词 / 正文

宝华山导游词

  宝华山原名花山,位于江苏省句容西北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以北,距南京、镇江、句容各30公里。下面是我爱导游词带来的宝华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宝华山导游

  宝华山隆昌寺是我国佛门“律宗第一名山”,位于江苏句容西北,距南京30多公里,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原名千华寺、千华社。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释妙峰奏请扩建获准,明神宗赐“让国圣化隆昌寺”额,遂改名为“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盛名海内外。

  大雄宝殿供奉香港宝莲寺赠的“天坛大佛”母佛,高5.24米。“超越千古,光辉万世”的“天坛大佛”艺术瑰宝源于此尊母佛。寺内铜殿、无梁殿,结构独特,建于明万历33年,为省级保护文物。

  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宝华山隆昌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 隆昌寺是国内保留下来的一座最大的律宗道场,也是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僧尼来此受戒。特别是隆昌寺第七代祖师福聚率众僧赴京参加放皇戒(即授御戒)以后,威望愈来愈高。据山志载: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九日(1733年)清世宗谕和硕庄亲王等:朕欲赐各省僧人一千五百众于愍忠寺受皇戒,尔等可寄信与江南总督,令其将大宝华山住持福聚送赴来京,其放戒所需执事之僧人,即着福聚拣选一并前来。其来京之期,于明春正月间起程,二、三月间到来即可。再着将福聚放皇戒之意,传布在波所住各省僧人知悉,如有愿受皇戒者,亦着于明春来京。

  俟僧众受戒圆满之日,仍送福聚等回山。钦此。”释福聚住持率宝华山120名执事僧,于次年二月奉召到京。他们到京后,除福聚被多次引见,召见于便殿和圆明园赐予紫衣,御制佛经等物以外,首先谕将愍忠寺改为法源寺,而后命庄亲王送福聚进法源寺,主法源席,开三坛大戒。登坛之少,感堂殿放光五色宝光,上冲霄汉。观者如堵四方,最后上谕:宝华山执事僧一百二十众及新受皇戒僧一千八百一十九人,每班十人,次第引见。名义上是受皇戒,实际上是宝华山和尚授戒。从此以后宝华山名声大振,成为全国授戒名寺,每年冬春传戒。

  各地求戒僧众峰拥而来。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一次开戒,云集受戒者达1200余众;1955年农历三月初一举行授戒,来自12省求戒者达289人,历时18天;1957年11月举行授戒,来参加受戒的僧尼有996人,(其中印度僧1名)。据不完全统计,宝华山律院先后授戒七十余期,“得戒僧徒遍于天下,以数十万计。”凡在宝华山受戒,取得隆昌寺戒牒者,走至全国名山、古刹都会受到热忱接待。隆昌寺非但闻名全国,而且在东南亚国家佛教界也享有一定盛誉。

  篇二:宝华山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宝华山静卧于长江之滨,西与南京钟山、栖霞山绵延相连,是宁镇山脉的第二高峰,“东临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气势雄伟,挺拔而壮丽。宝华山原名花山,盛夏季节黄色野花漫山遍野。开山之祖南朝梁代高僧宝志登山结庵讲经传教,此山遂名声大震。宝志圆寂后,遂改花山为宝华山。宝华山历史悠久。山脚下的“丁沙地遗址”距今近7000年,曾出土过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实物,是一处“宁镇地区早期的新文化遗存”。

  宝华山“水流石不动,山静云自飞”。以佛教传世的宝华山更有“二龙四池七台九洞十二泉”之胜景,集“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于一体,人在山中走,如在仙境行。

  宝华山的“雾海”比之黄山云海毫不逊色。那乳白色的岚气时浓时淡,变幻莫测;浓时如絮,淡时如烟,峰峦寺庙,时隐时现;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纱,似九天仙女飘临凡间;溪水潺潺,松涛和鸣,莺声燕语,一切尽沉醉在浓淡相宜的晓岚霭气之中。乾隆皇帝曾六上宝华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康熙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古木参天,叶稠荫翠,根株蟠结,绿草茸茸,落英缤纷。山上珍稀树木繁多,椴树、银杏、紫兰等树种成长良好。其中,“宝华玉兰”更是宝华山所独有。其花大如莲、白如雪,每至传戒期则竞相争艳,那浓郁的花香和婀娜的姿态给教徒们送来了一片温馨、几多亲切。

  宝华山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历尽1500余年沧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是故,宝华山被称为“律宗第一名山”。

  站在宝华山顶峰的拜经台极目北眺,但见长江如带,苏北平原烟树苍茫;西望栖霞山、汤山,山青如洗,枫叶如画;东顾镇江,金、焦二山如浮现在扬子江中的两块碧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这是对宝华山的真实写照。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句容西北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以北,距南京、镇江、句容各30公里。距离句容下蜀10公里路程。宝华山原名花山,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宝华山森林公园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198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XXXX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

  篇三:宝华山的一些景点

  铜殿:铜殿的梁、栋、桶、窗、瓦、屏、楹悉范铜为之,殿后壁嵌铜一方,故名铜殿。其形式为楼阁式,高2.3丈,结构精巧,雕刻细腻,供观音大士像于殿中,四壁刻画如来诸菩萨及帝、释、天、人像,殿前丹墀石栏围炉,有石阶进出,殿左右对称,是明代万历33年(公元1605年)释妙峰禅师奏请创建,禅宗生母慈圣皇太后赐金二千两,以助其成。是寺内重要古迹,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了,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梁殿:分布在铜殿左右两侧,左边是文殊无梁殿,右边是普贤无梁殿,均系明代建筑物,高3.2丈,三间两层楼阁式,无梁无柱,门窗不用一木,外形仿木结构,内用砖瓦代替,纯系砖瓦建造而成。门窗头上并刻着云纹、二龙戏珠等图案。现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daoyouci.net 整理

  拜经台:位于西部山峰,上有巨石,形似台,一名晒经台,又名会君台,相传是梁武帝与宝志相会处。《宝华山志》云:“坐此俯瞰长江似带,六合、仪征、丹阳诸邑烟树缥缈,两点青螺浮沉水面则为金焦,回顾栖霞、牛首、钟阜佛头抹眉,若隐若现于岚光云翠间,诚东南一伟观也。”可见,华山之气势雄伟,景色之秀丽壮观!九洞:山中有九洞,即潮音洞、乌龙洞、白虎洞、志公洞、黄花洞、品洞、东华洞、西华洞、古僧洞。其中乌龙洞深不可测。洞多为石灰岩溶洞。

  宝华山寺院还珍藏着一批文物,如皇帝用过的枕头、拐杖,王羲之的“鹅”字,唐伯虎的画,岳飞亲书的“满江红”词,还有一次煮出的米饭可供一千多位僧人食用的“千人锅”,等等。

  宝华山不仅因寺出名,而且景色奇特秀丽,寺藏于山中,如花之含萼,莲之有房,寺周苍松翠柏,山中还有九洞四池,深邃神奇。古人称之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号称四十奇秀。据史志记载:“其形安而逸,其势荣而严”,山势崛起,群峰环绕,古树蔽日参天,溪流纵横,绿柳成荫,常年云雾缥缈,盛夏季节,气候凉爽,乃避暑胜境。

  宝华山历史上曾是北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植被保存较好。据调查有植物五百多种,其中宝华玉兰已是全国罕见的古老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山中自然生长多种药材和珍贵树林。江苏省政府已将宝华山辟为山林自然资源保护区。

  宝华山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维管束植物有124科、352属、529种。其中宝华玉兰为特有树种,是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种,称之“竹海”。这里动物资源丰富,有豺、狼、獐、狐等20多种哺乳动物,画眉、八哥、白鹭等近百种鸟类,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1984年,江苏省在这里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后又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栽下了六棵“御道松”最为有名。

  隆昌寺

  隆昌寺又称千华寺、千华社,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XXXX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放戒是佛教仪式之一,大概相当于现代大学授予学位一般。隆昌寺戒坛为汉白玉所制,原为木结构,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改为石制坛。据《宝华山志》载,见月造石戒坛时,开基的夜晚,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云霄,众山群楼,亮如白昼。隆昌寺律院先后放戒七十余期,戒僧遍及天下,东南亚、日本等地许多信徒也慕名前来受戒。凡取得隆昌寺工时牒的和尚,走遍全国大山名刹,都会得到热忱接待。

  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风格独特,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坛。与众不同的是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至于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严格,将山门造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也可避去尘俗烦扰。寺前还有一龙池,水位终年不变,可供数千人用水,僧人认为池水与长江相连。寺内所供佛像是贴金的香港天坛大佛的石膏小样,高5.24米,面含微笑,莲眼低垂,慈祥庄严,眉如新月,螺发复顶,神韵非凡,堪称东方艺术珍品。

  风格独特的隆昌寺,属典型的明清建筑。周围还有10多处庙庵和一批人文景点。隆昌寺是国内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传戒道场,享誉海内外。该寺始建于梁朝,扩建于明代,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建筑宏伟,曾有“999间半”之称。由于寺庙建在山坳之中,史称“山为莲花瓣,寺在莲花中”。古寺被青山环抱,古木掩映,常年云锁雾罩,清静绝尘,盛夏无暑,真乃佛门名刹。历代达官贵人、名流雅士纷纷登山浏览,留下千古佳句,诗文百余篇。梁武帝、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曾驾临,史载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六进隆昌寺,留下千古传说。明清时代,不仅全国70%的僧尼来此受戒,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也慕名专程赶来受戒。寺内至今珍藏着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家教徒赠送的玉佛、石佛、铜磬、法器,钦定镇山玉印,皇帝用过的万寿枕头、九龙杯和光绪年间铸造的可煮千斤大米的5口铁锅及铜殿、无梁殿等。宝华山名扬海内外,隆昌寺在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隆昌寺的山门面北而开,据说是为了方便水路而来的香客。隆昌寺的布局比较少见,不像通常寺庙那样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这样一路上去,它的山门却在一侧,里面分为东西寮房,一字排开的方丈室、藏经楼、大雄宝殿与左右厢楼以及正面的大悲楼组成一个大四合院,并与戒堂、铜殿、无梁殿等七个小院又组成了一个既独立又相连的方形庙宇,回廊相随,院院相通,非常巧妙。据说这种组合布局,主要是与律宗道场传戒所设十四个堂口有关,气势宏伟庄严而又井然有序,既表现了佛教传统的理性精神,又在高低错落、虚实对比中显示出极高的建筑艺术。

  出了大四合院,由院内回廊就进入另一个四合院内,在这里有一个戒台堂,也就是学徒受戒的地方,这也是在其他寺庙很少见到的。宝华山隆昌寺是目前(XXXX年)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在历代律师的弘扬之下,宝华山律法得以深入人心。据说开始建的是一个木戒坛,康熙年间,又将木戒坛易以为石,分为上下两层,四周以层栏护之,并承以莲座,镂刻精美花纹,显得十分庄严沉稳。据宝华山志记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从此,数以十万计的求戒僧众从戒台上走下,取得“戒牒”而传佛法于天下。宝华山戒坛是至今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之一。

  四池:即戒公池、莲花池、龙池、龙王池。寺前的戒池,池中有缩而出没。又说,池水终年不竭,雨年不溢,旱年不涸,传为奇观。

  钓鱼矶:在山之西北,滨临大江,相传是王安石钓鱼之处。

  将台:在蟠龙山下,为当年韩蕲王(韩世忠)屯军之处。

  行宫:寺内原有行宫一座,康熙、乾隆都住过此处,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中。

  御碑亭:位于武圣庵前,康熙皇帝南巡至宝华山时;豁免了康熙42年以前句容县的丁钱粮,当地人民遂建此亭。[2]


daoyouci.net 整理

相关导游词宝华


试试用"←"或"→"方向键快速翻页把 (^o^)

相关文章
搜索
导游词热点
导游词最新
苏ICP备2022004632号-5
导游词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