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网 - 导游词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导游词 / 正文

香港名胜古迹导游词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截至XXXX年末,总人口约726.4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今天我爱导游词小编为大家带来香港名胜古迹导游词。

  香港名胜古迹导游词篇1

  香港圆玄学院由该院的董事会主席赵镇东的叔叔赵聿修等人于1946年创建,位于香港新界荃湾三叠潭。因赵镇东的父亲曾在广东道教罗浮山入道,所以圆玄学院从道脉上来讲与罗浮山有联系。该院以道、儒、释三教合一为特色,院名称“圆玄学”:“圆”意指佛教,“玄”指道教,“学”指儒学。圆玄学院崇奉儒释道三教圣神,以“弘扬三教、倡行八德”为宗旨,于1956年注册成为慈善组织,积极推动社会慈善公益及兴学育才事业。

  圆玄学院为静修之地,经几代主席的领导筹划,道务不断发展,院内建设亦日见规模,明性堂、三教牌坊、知止乐闲亭、报本堂、爱日亭、三教大殿、八德碑、龙华楼、藏经阁、元辰殿、雅石馆、道德经碑一一落成,庙宇殿堂、宝塔经坛庄严宏伟,亭台楼阁、圆池花圃清幽古雅,既为善信祭祷祈禳的宗教场所,也是坊众旅客游览的胜地。

  1957年,赵聿修道长接任董事会主席。赵道长力倡三教同源,认为“道之大源出于天,天理之赋于人心者为同然之善……明心见性之学,以儒释道三教感人至深”。1967年,三教大殿开建,1971年建成,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老子道君、孔子先师。三教大殿的落成,标志着圆玄学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圆玄学院主要建筑三教大殿,分上下二层,上层供奉太上道德天尊、大成至圣;先师、释迦牟尼,下层供奉六十甲子神像。三教大殿前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另有关帝殿、吕祖殿及丹房。前有石牌楼,院内还有雕塑、池塘、花园,办有素食馆,设有骨灰堂等,是港九最大的道场之一。圆玄学院为董事会制。圆玄学院不仅建筑日趋规模,并在计划进一步扩建,还建有图书馆,藏有三教经典和有关书籍。1985年12月曾组织召开“道教科仪传统音乐国际研究会议”。对内地办学和道教宫观维修极为支持和关心,并在广州花县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圆玄福利中心。

  圆玄学院内明性堂供奉有关圣帝君、吕祖先师、观音菩萨、济圣-(济公),大殿楼下元辰殿供奉斗姥元君及太岁列圣。每逢诸神诞期,例行朝贺,礼神祈福。殿内香火鼎盛,善众参神祝祉,消灾延寿,络绎不绝。院内驻有三教经生,专责打斋建醮、坛场道务。院内还设有灵位及骨灰盦堂。他们每年均举办上元灯会、盂兰法会、下元祈福等法会,礼佛荐祖,消灾解厄,祷愿和平。

  圆玄学院以“道化教育”为方针,发扬祖国传统,致力于树德之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们先后开办了3所中学、一所小学、5个幼儿园,为适龄学生及儿童提供完善的教育。并经常与国内及海外同道学者,举行道教学术、科仪、音乐研讨会,又与四川大学合办“中国道教科技史”研究项目,并资助出版《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等三教书刊,发扬国粹。而院内的藏经阁及雅石馆,则搜集历代古典经书、艺术文物,以永留史册。

  香港名胜古迹导游词篇2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位于九龙深水埗东京街41号,馆内除了展示李郑屋汉墓外,旁边还有两个展览厅,介绍汉墓的历史及展示其出土文物。该墓穴是香港政府于1955年兴建李郑屋邨时发现的,从中共发掘出58件文物。从墓砖铭文的字体、内容,以及出土文物等推断,墓穴建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埋葬的相信是皇室贵胄。李郑屋汉墓于1988年被列为受保护的法定古迹。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除展出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铜器外,还设有“李郑屋汉墓”和“华南汉文化”两个展览,通过文字、图像、照片、地图、录像和模型等辅助展品,介绍汉墓的地理环境、发现经过和墓室结构。 李郑屋汉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郑屋村夷平山坡,兴建徙置大厦时发现的。从墓室的形制、墓砖铭纹及出土文物等推断,该墓应建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1988年李郑屋汉墓被列为法定古迹,得以永久保存。为了稳定汉墓内部的湿度和温度,减缓墓室的损耗,墓室不对外开放,但观众可以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窥探古墓的内貌。

  历史

  1955年于李郑屋邨发现的汉墓1955年8月,香港政府为应付市民对公共房屋的需求,计划在李郑屋村兴建徙置大厦。当建筑工人进行夷平山坡时,无意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穴。香港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于是带领学生前往研究发掘。据当年的老街坊回忆,在汉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筑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运离现场。参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学家评估后,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钢筋水泥硬壳,以保护汉墓受风雨侵蚀。汉墓于1957年由香港市政局接管及开放予公众参观,墓内的出土文物都陈列在汉墓旁的展览馆内。1988年12月,李郑屋汉墓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由XXXX年1月起,为纪念汉墓出土50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进行一系列的复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顶部加建一个使用铁氟龙物料制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渗漏,减低被侵蚀的机会,耗资达100万港元。墓室过去都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去保护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书所见,当时的墓室外围亦只是一个长满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后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护设施,并在墓内装设控制湿度的装置。今日汉墓的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是市民可以透过墓室门的玻璃,一睹这个建于东汉时期的墓穴。

  香港名胜古迹导游词篇3

  沙田马场(Sha Tin Racecourse)是香港的第二个赛马场地,位于新界东部的沙田区火炭东部,是由-兴建及管理,于1978年10月7日落成启用。沙田马场设有草地、泥地跑道共有两个,草地跑道全阔30.5米,周长约1900米,容量为85,000人。场地水平世界一流,也是亚洲顶级的赛马场地。现时每年均举行多项国际大赛,并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人马在此互相角逐。

  沙田马场设有两座看台,分为会员席及公众席。会员席招待会员及来宾,公众席则开放予公众人士,入场费10港元。看台设有-大堂,饮食设施等,会员席亦设有会员,马主厢房等设施。场内设有全世界最阔的彩色大屏幕,长70.4米,面积相等于4,500部架叠起来的52厘米电视机,详尽显示每一场赛事的资料及赛果。于看台侧的沙田会所,则为会员提供饮食及康乐设施。马场其他设施包括马房、骑师、练马师及职员宿舍等,另有一座综合大楼供马会使用。

  马场交通方便,港铁东铁线马场站设有盖行人天桥直达沙田马场看台,赛马日亦有各线巴士直达,马场内亦有地方供给红色小巴及市区的士停放或载客。


daoyouci.net 整理

  沙田马场参考世界先进的马场的设计,跑道属古典英式的顺时针方向,布局与美国贝蒙园(Belmont Park)及圣雅尼塔(Santa Anita)马场接近,为看台观众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马场中央是景色秀丽的彭福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

  历史

  沙田马场兴建前,香港岛的跑马地马场是香港唯一的马场。随着香港赛马运动平民化,于赛马日期间经常出现“红旗”高挂(意指“满座”)的情形。1964年,马会开始考虑增建一个新马场,以配合赛马运动的发展。1971年10月,政府原则上批准马会于沙田兴建马场。工程于1973年12月全面展开。

  兴建马场时需要在沙田海进行填海,这是当年香港最庞大的单一填海工程。工程共采土1600万吨,夷平沙田4个山头,填出共250英亩土地。填海工程在1974年3月开始,以极快速度进行。在工程高峰期,动用超过700多名工人,以400多辆货车,不断将泥头运到海边,每7.5至8秒钟即有一车泥头倒落沙田海。1976年6月,首座马房的打桩工程展开。

  最终,沙田马场准时于1978年10月7日正式开幕,是由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揭幕及在草地跑道进行剪彩仪式,同日下午举行首场赛事。马场初落成时,看台可容纳35,000人。随着入场人数于1982年-1984年间继续加长,马会很快便进行扩建。1985年11月,第二座看台落成启用,两座看台共可容纳85,000人观赛。马房容量亦随着需求不断增加,至XXXX年,共有20座马房,为1260匹马提供安身之所。马会亦为提高赛事水平,加建一系列先进设施,包括检疫马房、马医院、赛事化验所、河畔操练跑道、奥运马房、策骑径等。

  近年马会仍不断改善沙田马场的设施,XXXX年8月31日,世界最阔的高解像彩色大屏幕启用,XXXX年11月14日,设有可开合上盖的新马匹亮相圈落成,为马迷提供更方便舒适的环境。XXXX年北京奥运,香港协办马术项目,沙田马场毗邻的香港体育学院经改装,成为主要比赛场地,彭福公园新建策骑径,又在香港体育学院旁边新建奥运马房;奥运圣火亦途经沙田马场进行传递。

猜您感兴趣:

1.香港导游

2.香港导游词精选

3.香港导游词作文3篇

4.香港旅游解说导游

5.关于香港导游

6.XXXX年香港大屿山导游


daoyouci.net 整理

相关导游词香港 名胜古迹


试试用"←"或"→"方向键快速翻页把 (^o^)

相关文章
搜索
导游词热点
导游词最新
苏ICP备2022004632号-5
导游词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