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网 - 导游词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导游词 / 正文

嵊泗列岛导游词

 

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全县有大小岛屿404个,其中百人以上常住人岛屿13个。陆域面积8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38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大县,陆域小县。全县辖3镇4乡,XXXX年末户籍人口77499人。XXXX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86.02亿元;财政总收入8.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0亿元;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2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060元。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嵊泗地处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心,我国贸易及运输最繁忙的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T”型枢纽点上,扼长江、钱塘江出海口之要冲,是国内外海轮进出长江口的必经之地,是长江黄金水道连通外海的唯一通道,更是配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同时,嵊泗背靠沪、杭、甬等大中城市群和长三角辽阔腹地,距上海芦潮港31海里、宁波75海里和舟山74海里。随着东海大桥的建成和沈家湾客运中心顺利投入运行,嵊泗已融入上海、杭州两小时经济圈,更有利于接受长三角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

 

港口资源得港独优

嵊泗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合港,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主要有洋山港区、泗礁港区和绿华山港区。嵊泗适宜开发的深水岸段有9处,总长46.5公里,其中水深15米以上岸线36.5公里,水深20米以上岸线10公里,目前深水岸线已开发利用15公里,尚有70%岸线未利用开发。进港航道水深在20米以上,25—30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进出港口。港域内有锚地10处,其中可锚泊10万吨级的锚地有5个,可锚泊30万吨级船舶的锚地有3个,占舟山港的60%。XXXX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0560.09万吨。

 

旅游资源得景独秀

嵊泗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具有“碧海奇礁、金沙渔火”等原生态旅游特点,已被认定的风景点有50多处。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四个景区:即以碧海金沙、渔家休闲、海鲜美食为特色的泗礁景区,以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和雾岛为特色的花绿景区,以渔港、海崖和渔俗为特色的嵊山—枸杞景区,以幻石灵礁和现代港桥为特色的洋山景区。XXXX年实现旅游接待427.97万人次,旅游收入59.39亿元。

 

渔业资源得渔独丰

嵊泗是全国十大渔业县之一,地处著名的舟山渔场中心,水产品资源丰富,被称为“东海鱼仓”和“海上牧场”。盛产带鱼、大小黄鱼、墨鱼、鳗鱼和蟹、虾、贝、藻等500多种海洋生物。马鞍列岛现代渔业综合区列入第二批50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成为浙江省首个省级现代渔业综合区;嵊泗的贻贝产品曾荣获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渔业博览会金奖,并被认定为省级绿色食品、优质无公害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首个“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产品,同时我县还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贻贝之乡”称号,拥有全省最大的贻贝产业化基地和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是宁波、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鲜活水产品供应基地,XXXX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35.4139万吨,渔业总产值35.3174亿元。截止XXXX年,嵊泗县有3镇:菜园镇、嵊山镇、洋山镇。4个乡:五龙乡、黄龙乡、枸杞乡、花鸟乡,8个居民委员会,38个村民委员会。

 

嵊泗县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即北纬30°24′~31°04′、东经121°30′~123°25′之间,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16个。县境西起滩浒黄盘山,与上海金山卫相望;东至童岛(海礁)的泰礁;北迄花鸟岛,连接佘山洋;南到浪岗的南北澎礁、马鞍山—白节山一线,与岱山县大衢岛隔水为邻。东西长180千米,南北距23千米~91千米,海陆总面积8824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8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738平方千米,分别占总面积的0.97%和99.03%,故有“一分岛礁九九海”之说。

 

嵊泗居于东海北端,是我国1.8万千米海岸线的中心点。是沪、杭、甬的东大门和天然屏障,历来是军事要塞,又是国际海轮进出长江口的必经之道。嵊泗距上海市146.31千米,与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特别是上海市有着密切的联系,特殊的区位优势是嵊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嵊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温差较小。春季多海雾,夏季多气旋,秋季较干燥,冬季有霜冻。降水量春夏多于秋冬。年平均气温16.3℃,年最高气温36.4℃,年最低气温-5.7℃。年平均降水量1152.2毫米,平均降水日133天。

 

嵊泗县由钱塘江与长江入海口汇合处的数以百计的岛屿群构成,大洋山、小洋山、沈家湾岛、薄刀嘴岛等400多个大小岛屿,最大的岛屿泗礁山,地形以山地为主。嵊泗县境山脉以内花鸟山主峰前坑顶最高,海拔236.9米。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长恨歌》)。嵊泗列岛,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座“海上仙山”,集海山之精华,聚人文之荟萃,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

 

海瀚、石奇、礁美、滩佳、洞幽、崖险。嵊泗列岛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气象万千,共有景点50余处,其中一级景点9处。金色沙滩连绵亘长,遍布列岛,其中泗礁景区著名的基湖。

 

沙滩和南长涂沙滩,各长达2000米以上,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首屈一指的海滨浴场;嵊山“情人石”、洋山“灵礁”、黄龙“元宝石”等,这些玲珑剔透的奇礁怪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还有海,海的轻盈,海的皎洁,海的柔美,特别是海的狂舞,使嵊泗列岛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

 

嵊泗列岛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丰富,渔岛风景浓郁。鉴真东渡扶桑曾滞留过的大悲山遗址;明朝将领侯继高笔下的“山海奇观”摩岩石刻;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的闪烁着的强烈灯束;嵊山渔港里如林的桅樯,遮天的船旗,入夜后的万船灯火,还有渔民不时哼唱的渔歌、号了……无不飘逸着浓浓的海洋文化气息,讲述着生动感人的渔岛故事。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绽,使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更富情趣,更富魅力。

 

嵊泗列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而且,鱼鲜蟹肥,各类海鲜,四季不断。目前,嵊泗列岛景区海浴冲浪、碧海垂钓、休闲渔家乐、孤岛探险等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强烈的参与中享尽海岛旅游的无穷乐趣。嵊泗列岛地处长江口与杭州湾汇合处,距上海芦潮港仅17海里,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列岛风景名胜区,作为舟山群岛中最大的列岛群,境内大小404座岛屿,像一颗颗仙子洒落在东海海面上璀璨的明珠,在万顷碧波中共同点缀着这片美丽娇娆的土地。嵊泗海景绚丽多姿,四季变幻、气候宜人,山海兼胜、人文荟萃,自然环境清馨优雅、人文风情浓郁诱人,海瀚、礁美、滩佳、石奇、洞幽、崖险,镌刻出一幅梦幻的海上图画。

 

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散布于嵊泗县境内,西起大小洋山,南至白节山,北达花鸟岛,东至我国领海基点的海礁,整个风景区划分为四个景区:即泗礁景区、花绿景区、嵊山景区、洋山景区。

 

1、泗礁景区

范围包括泗礁本岛、黄龙岛、马迹山及邻近诸礁。景区陆域面积14.1平方公里,海域部分即基湖、南长涂近海域面积5.5平方公里,共19.6平方公里。以连绵亘长的金沙(即基湖沙滩和南长涂沙滩)为特色,其它主要景观还有:尖山观月、基湖月影、灵鼠戏海、花轿玉礁、插旗揽胜、大悲极顶、六井崖礁、慈娘盼儿、旗杆幻礁、海上盆景、尖山风车、火焰丽礁、龙眼鼻洞、白节山灯塔、城门岩头、剑门激流、元宝石、孔明冠、黄龙吐烟、瀚海风情、东海云龙、火炮台、鱼雷洞等。

 

2、花绿景区

范围包括花鸟岛、绿华岛、彩旗山、上下三横山、鸡笼山、大小青山、海横头、鳗岛、鳗头山、篷礁等诸岛礁,面积3.8平方公里。以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和雾岛为特色,其它主要景观有南岙沙滩、彩旗野象、雾露峰峦、绑猪洞、磨坑洞、穿山洞、登基石、风水石、东海第一桥、外轮锚地、港务灯塔、绿华海崖、一叶蓬帆等。

 

3、嵊山景区

范围包括嵊山岛、枸杞岛等,海礁属本景区,为景区之“飞地”,面积6.36平方公里,以渔港、海崖和民俗为特色,其它主要景观有东崖奇景、鳌鱼头、双人石、夫妻峰、烈士碑、山海奇观、小西天、乌纱碑、蛟龙出水、南部绝壁、十里眺望、枸杞沙滩、四岙沙滩、三大王沙滩、海礁领海基点碑等。

 

4、洋山景区

范围包括大洋山、小洋山、沈家湾、薄刀嘴、虎啸蛇、大嘴头、大小山唐、颗珠山、大乌龟、蒲帽山、大贴饼、圣姑礁、镬盖塘等诸岛,面积5.15平方公里,以幻石灵礁为特色,主要景观有大梅石景、圣姑灵礁、海若波恬、海宇澄清、群贤毕至、万顷碧波、石龙奇观,高义观潮、仙人古洞、姐妹对峙、石鸡望室、海阔天空、鲲鹏化处、五里茶亭、倚剑等。

 

历史沿革

据《史记》和《水经注》记载,上古时期,嵊泗地为南蛮、东夷其中岛夷之地。

春秋、战国时,为越国东境句章县海中洲(亦称甬东或甬句东)。今嵊泗县为当时海中洲的一部分。

战国后期,楚灭越置江东郡,为楚国江东郡句(读“gou”)章县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嵊泗地属会稽郡鄮县。

楚汉之际,属西楚霸王项羽封地之东楚会稽郡鄮县。

西汉高祖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后,属楚王韩信封地之会稽郡鄮县。削平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后,嵊泗地域,先为荆王刘贾荆国之地,后为吴王刘濞吴国之地,均属会稽郡鄮县。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受诛,遂属江都王刘非封地之会稽郡鄮县。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十三州刺史部。嵊泗地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鄮县。

据《汉书·地理志》,新莽时改鄮为海治。

东汉时,仍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鄮县。

三国时,属吴国扬州会稽郡鄮县。

晋因袭东汉州制。西晋初至东晋太宁二年(265--324),嵊泗属扬州会稽郡鄮县。太宁二年,改会稽郡为会稽国。

东晋隆安三年至元兴元年(399--402),孙恩率领20余万起义军,曾一度占据鄮县诸岛(今嵊泗列岛和舟山群岛)。

南朝宋时,属扬州(或东扬州)会稽郡鄮县;齐时,属扬州会稽郡鄮县;梁时,与宋同;陈时,属东扬州会稽郡余姚县。

隋文帝平陈后,置吴州总管府,嵊泗地属吴州总管府句章县。大业元年(605),属越州句章县,大业三年,改越州为会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平李子通,置越州总管(府)和鄞州,不设县。嵊泗县地属越州总管(府)鄞州。武德八年,属越州都督(府)越州、县。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嵊泗地属江南道越州鄮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增至十五道,遂属江南东道。开元二十六年,于鄮县置明州并析翁山县,嵊泗地属明州翁山县。天宝元年(742),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郡复为州,遂属浙江东道明州。大历六年(771),因“袁晁之乱”废翁山县,属鄮县。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鄮县复析翁山县,嵊泗地属吴越国明州翁山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纳土归宋,翁山县复废。嵊泗地属明州鄞县。淳化四年(993),分天下州县为十道。嵊泗地属浙东道。至道、天圣、元丰年间,嵊泗地域均属两浙路。熙宁六年(1073),析鄞县地置昌国县,遂属昌国县。

南宋绍兴元年(1131),两浙分东、西路。嵊泗地属两浙东路。绐熙五年(1194),升明州为庆元府。

元朝至元二十一至二十七年(1248?1290),属江浙等处行中收省浙东道宣慰司庆元路昌国州昌国县。

明初,因袭元行省制,后改行省为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嵊泗地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明州府昌国县。洪武十四年,改明州为宁波。洪武二十年,昌国县废,迁其民于内地,夷县为中中、中左两千户所。嵊泗地域,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定海县(即今镇海)。洪武二十九年,于布政使司下设浙东道,管辖所属府、县。据《明史。职官志》,今嵊泗县境明时属宁绐分巡道。

清初因袭明制。嵊泗地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绐道宁波府定海县(今镇海)。寻改属闽浙总督浙江省(巡抚)宁绍台道。不久废闽浙总督而设浙江总督。康熙二十七年(1688),于舟山置定海县。嵊泗地属定海县。康熙二十九年,分定江、浙洋汛。嵊泗地域划归江苏省(布政使司)苏松太道苏州府太仓州崇明县。雍正二年(1742),升太仓为直隶州。

民国元年至5年(1912-1916),属江苏省崇明县。民国5年,在清苏松太道的基础上,设沪海道尹于上海。民国5-7年,属江苏省沪海道崇明县。民国7年,沪海道废,由江苏省水上第一警察厅负责崇明县外海诸岛的治安和防务,行政上属崇明县。

民国23年3月,崇明县于嵊泗列岛设第五区。

“八·一三”淞沪事变前,为侵华日本海军舟山基地司令部占领。汪伪政权划为浙江省定海县之第十区(亦称嵊泗特别区)。

抗战胜利后,与战前同。民国35年11月,改崇明县第五区为江苏省直属区。民国36年9月,改直属区为设治局。民国37年10月,设治局改由海军管辖。

1949年10月,置嵊泗县,属由大陆流亡本县枸杞岛的江苏省政府管辖。

1950年7月,嵊泗解放,设特区和军管会,属苏南松江专区。1951年3月,特区和军管会均撤销,复置县。隶属不变。1952年,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为江苏省,嵊泗县属江苏省松江专区。

1953年6月,嵊泗县划归浙江省舟山专区。1958年10月,舟山专员公署和嵊泗县均撤销,遂为宁波专区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

1960年11月-1962年4月,嵊泗人民公社划归上海市。

1962年4月,恢复县建制,嵊泗县仍归浙江省舟山专区。1970年4月,改舟山专区为舟山地区,嵊泗县属舟山地区。

1987年3月,改舟山地区为舟山市,嵊泗县属舟山市。


相关导游词列岛 嵊泗


试试用"←"或"→"方向键快速翻页把 (^o^)

相关文章
搜索
导游词热点
导游词最新
苏ICP备2022004632号-5
导游词 © 版权所有